发布时间:2025-03-05 来源:星空体育官网入口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施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逐步的提升,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担接受的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废电池行业特指对废旧电池进行收集、分类、处理和再利用的过程,涵盖了废旧电池的收集、运输、拆解、资源回收和再利用等多个环节。该行业的主要目标是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并实现经济效益。2025年的废电池行业,尤其是废旧动力电池领域,正处于快速地发展的阶段
废电池行业特指对废旧电池进行收集、分类、处理和再利用的过程,涵盖了废旧电池的收集、运输、拆解、资源回收和再利用等多个环节。该行业的主要目标是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并实现经济效益。2025年的废电池行业,尤其是废旧动力电池领域,正处于快速地发展的阶段。新能源汽车普及,动力电池的退役数量大幅度的增加,推动了电池回收市场的快速发展。
废电池行业正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主导,从粗放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未来,废电池行业需要聚焦强化技术创新、完善法规体系、推动标准输出和培育市场生态等四大方向来实现资源循环与低碳发展的双重目标。预计随政策、技术与市场的协同驱动,废电池行业将成为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支柱,并为全球循环经济提供高效、低碳的中国解决方案。
2023年中国废电池回收量达61万吨,同比增长19.6%,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式增长。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增长超35%,直接带动动力电池退役高峰。预计到2025年,动力电池退役量将突破100万吨,形成百亿级回收市场。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2023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41万辆,纯电动车占比76%,动力电池使用寿命周期(58年)将推动2025年后回收需求激增。
环保压力与资源安全:废电池含重金属及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无序处理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锂、钴、镍等战略资源对外依存度高,回收可缓解资源短缺。
政策倒逼行业规范化:欧盟《新电池法》要求2030年电池中再生材料占比达12%,中国《“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完善动力电池回收体系,推动行业标准化。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要求电池生产企业承担回收主体责任,建立逆向物流体系。
财税支持:对合规回收企业给予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部分地区补贴达50100元/吨。
北京、天津、广州等地推出区域回收试点,强化动力电池编码溯源管理;《废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处理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陆续出台,提升行业准入门槛。
物联网(IoT)与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电池全生命周期追踪,实现精准回收与数据透明。
98%,火法湿法联合工艺降低能耗20%;磷酸铁锂电池再生利用技术成熟,锂回收率从85%提升至92%。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2025-2030年中国废电池行业深度调研与未来发展的新趋势预测报告》显示,预计2025年中国废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达485亿元,2023-2025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28.7%。
2022年规模为亿元级,2023-2029年CAGR为%,中国占比将提升至40%以上。
2023年碳酸锂价格从60万元/吨跌至10万元/吨,拖累回收经济性;但长期看,资源稀缺性将支撑回收材料价格稳中有升。
(GEM)、邦普循环(CATL子公司),产能超10万吨/年,布局“回收再生材料”全产业链。
Umicore年处理量达7万吨;中国企业通过技术输出参与东南亚、非洲市场,规避贸易壁垒。
1.政策执行差异:地方监管标准不一,导致“正规军”与“小作坊”成本倒挂。
3.竞争加剧:2023年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注册量超1.5万家,行业洗牌加速。
2025年废电池行业将步入规模化、规范化发展的“黄金期”,技术迭代与政策驱动下,具备全产业链布局能力的企业将主导市场。投资者需把握技术突破、区域政策及国际合作的动态,规避短期价格波动风险,聚焦长期资源价值重塑。
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报告准确把握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废电池行业深度调研与未来发展的新趋势预测报告》。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中研网只提供资料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对有关信息或问题有深入需求的客户,欢迎联系咨询专项研究服务)